空白的畫布

音樂劇《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》

我愛電粉
7 min readJan 16, 2018

文/夜行迷姐

2017年的最後一天,站在空白畫布前,耳中傳來音樂劇《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》原聲帶裡的歌聲,第一句台詞 “White, a blank page or canvas, The Challenge ? “ (白色的、空的頁面或畫布,是挑戰?)手中畫筆靜止在那,我只是凝望著畫布,想著這片空白裡到底藏著多少可能性。

九個月前,在紐約百老匯欣賞了這部重新演出的音樂劇《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》(與喬治在星期天公園),從此這部音樂劇一直縈繞心頭不去,曾經激動地寫下一萬多字的介紹,但經過幾個月沈澱,這部音樂劇的歌詞、台詞開始一滴一滴滲透到心底,再緩緩湧出比當時更加強烈的情緒,卻一直無法明說。

直到我再次拿起畫筆那刻,重新聆聽這些歌詞,於是懂了。

《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》是音樂劇大師Stephen Sondheim(史蒂夫桑坦)所創作的兩幕音樂劇。桑坦以19世紀新印象派畫家喬治秀拉的著名畫作〈大傑特島的星期天下午〉為發想,第一幕從秀拉創作這幅畫的時空背景切入,虛構出他與情人Dot間相愛無法相守的故事,加上大傑特島上(畫作上)的各路人馬,刻劃當年秀拉對藝術堅持、固執卻不被理解的孤獨。最終,他創作出了這幅跨越時空的畫作,將島上一切凝結在畫面中。

喬治秀拉〈大傑特島的星期天下午〉(1884–1886) ,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典藏

第二幕跳躍來到了上世紀80年代,同樣叫做喬治的裝置藝術家,他是上一幕喬治秀拉的曾孫,他的奶奶是Dot與秀拉的女兒,Dot在離開後生下她,但秀拉也將在畫在畫作中(有個嬰兒在背景中被一個男人所抱著)。這個喬治以曾祖父的名畫為靈感創作出讓人喜愛的藝術品,早已獲得名聲,各方簇擁爭相邀約,也不斷給他各種意見。他卻對創作充滿迷茫困惑,擔心著無法創新而裹足不前,直到回到曾祖父當年作畫的大傑克島上,如幻覺般地與畫中人物包括自己的曾祖母Dot 相遇,在與 Dot 的對話中,他找到了力量往前。

桑坦用了兩個喬治,以音樂劇形式講了一個看似是藝術家的愛情故事,母題其實是「創作」。

剛看完音樂劇時,對於第二幕的喬治特別有共感。他是處於當代的藝術家,雖然大家喜愛他,他卻在堅持自我和討好他人中擺盪而痛苦,不知自己未來方向。當喬治在這幕唱著 :

“Art isn’t easy. You think it’s all put together, but then something falls apart…”

(藝術並不簡單,你以為完整了,卻馬上四分五裂⋯⋯)

在眾聲喧嘩中他與脆弱迷惘相隨,這讓我想起自己在走向藝術創作這條路時,週遭出現了許多聲音,不論是出於誠意或敷衍,都曾讓我動搖而不安,該順應著大眾喜好,或不管他人畫自己所想,在其中不停掙扎猶疑,讓自己失去方向,只能跟著喃喃唱著:

“art isn’t easy, bit by bit, piece by piece … “ ( 藝術不簡單,一塊一塊、一片一片⋯⋯)

我帶著疑問跟著這個喬治回到當年喬治秀拉作畫的大傑特島時,時空如夢幻穿越,畫中Dot 出現,她對喬治說出在第一幕裏不曾有機會說出的話語時,這時看似跳躍的第二幕,承先串起了第一幕所有喬治秀拉對藝術的精神與執著,愚頓的我終於懂了喬治秀拉,慢慢體悟出桑坦在音樂劇所想表達的「創作」真諦。

“You taught me about concentration…You meant to tell me to be where I was, not someplace in the past or future. I worried too much about tomorrow… “

(你告訴我要專心⋯⋯你是指要我安住當下,不是過去或未來,我總是太擔心明天會如何⋯⋯)

第一幕喬治秀拉不停要求正當著畫作模特兒的Dot 「專注」(Concentrate) ,Dot 以為畫家要求她不要亂動而為此生氣。直到後來才明白,那是一種生活態度,要求她專注在當下,不要想著過去或未來。

重覆聽著原聲帶時,懂了秀拉所所說的「專注」所指涉的不只人生,更是對「創作」的態度。在創作中,我經常心浮氣躁,始終瞻前顧後,腦中想著這樣或那樣會更好或更糟,往往無法好好完成作品。在音樂劇中,秀拉告訴我唯有專注,瞬間的一筆會成就一個世界,承續著過去一切,帶我走向未來。

所以身處在創作中的人,又何苦煩惱以往,擔心未來呢?

喬治秀拉唱著:

“ Pretty isn’t beautiful, pretty is what changes, what the eye arranges is what is beautiful”

(漂亮不是美,漂亮隨時會改變,只有眼睛裏所觀察到的一切才是美。)

秀拉因為專心在當下,將眼中的稍縱即逝凝結在畫中,成了永恆。於是,我們見到這幅畫作時,彷彿也看見了當年的大傑特島和那裡的人們,因而深受感動。所有的藝術家皆如是吧,把對世界所察覺的所有,創作成他心眼中所見的作品,即使時空轉變,卻絲毫不減其感染人心之美。一百多前秀拉的畫作如是,30年前桑坦所創作的音樂劇亦如是。

1984年,桑坦以一幅秀拉的畫,撰寫了這部兩幕音樂劇,當桑坦重現秀拉的畫作在舞台上時,我相信不論是當年或2017年觀賞重演的觀眾都曾為之動容。這是桑坦在寫了無數膾炙人口的音樂劇後,如《西城故事》、《理髮師陶德》⋯⋯,再次革自己之命,創作出這部被認為是他生涯中最具個性且最重要的一部作品。

2017年紐約哈德遜劇院重演音樂劇《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》

「創新」是這部音樂劇最終宣告,因為當代所有藝術家都有著同樣一個問題,當「天下已無新鮮事」,所有形式和主題都被表現運用過後,我們還能有什麼創新?

桑坦在音樂劇的最後給了答案 — — Dot 對著第二幕的喬治唱出:

“Anything you do let it come from you, then it will be new.” (由心出發,任何事都能成新。)

原來所有創新都藏在自身體內,與其說「創新」,我更理解為這是對生命的領悟和所在這個世界的觀察,一點一點存放於內心,有天將再一滴一滴從內流出,轉換成各種不同藝術形式,就能得到共鳴。

喬治秀拉以點描法一筆一筆畫下他心中風景,桑坦以音樂劇的藝術形式詮釋了秀拉的畫作,藝術致敬藝術,那是在無數歲月中,他們對生命和創作的感受與掙扎、理解。對我猶如甘露灑心,原來藝術的價值在真誠地面對自我,由內心出發在創作中專注,那就是「創新」。

劇院內燈箱,男主角傑克葛倫霍手寫字 ”Anything you do let it come from you, then it will be new.”

音樂劇停在喬治最後一句台詞:

“So Many possibilities!” (好多的可能性)

正巧,不久前在村上春樹的小說《刺殺騎士團長》裏讀到這樣一段話:「那雪白的畫面中,已經悄悄隱藏著該來的東西的模樣,眼睛注意凝視的話,會有好多可能性在那裡……。」

是的,仔細凝視的話,我會看到。

重新面對畫布,所有疑惑依然會在創作過程中持續發生,手中畫筆會帶著我走向哪裡,那得一筆一筆去發現,但在這當下,無限可能,存在著。

Casting Recording 中曲目 “ Move On” 主唱:傑克葛倫霍、安娜萊吉

--

--

我愛電粉

任性寫自己喜歡的電影! 只要能嚼出興味的電影,我們不惜血本提供上桌!